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的发现,使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走在恶性肿瘤治疗领域的前列。一代 TKI 药物伊马替尼治疗,约 25-30% CML 患者因临床反应不满意、耐药或毒性而终止治疗,治疗前 3 年部分患者失去反应或进展至晚期,导致总体生存状况更差。此外,接受伊马替尼治疗的大部分患者中,仍存在 RQ-PCR 可检测到的残留病灶。对伊马替尼疗效不佳或不耐受的患者越早转换二代 TKI 药物尼洛替尼,越有可能实现 MMR,最终实现 TFR。本文通过分享一例初诊慢粒患者一线选择伊马替尼治疗不耐受,及时早期转换二代 TKI 药物尼洛替尼后快速深度缓解的病例,为大家提供诊疗参考。 作者介绍 郑媛君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血液科 病史简介: 患者男性,65 岁。因「体检发现白细胞、血小板增高 1 天」于 2019 年 10 月 24 日入院。体格检查无阳性体征。 辅助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 19.3×109/L,血红蛋白 142 g/L,血小板 1233×109/L。 血常规及外周血涂片:白细胞、血小板高,血涂片可见中晚幼粒细胞。 NAP:阴性。 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粒系、红系基本正常,巨核细胞 688 个。 融合基因:BCR/ABL1 (P210 阳性), BCR/ABL1/ABL1 151. 69%。 FISH: BCR/ABL 程合基因阳性(86. 5%)。 染色体:46, XY, 1 (9: 22)(q34:q11)。 生化免疫、凝血检查等均无异常。 No.2 入院诊断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Sokal 评分:1.3,高危组 ELTS 评分:1.0562 低危组 EUTOS 评分:7 分 低危组 诊疗经过: 第一阶段:伊马替尼治疗不耐受 诊断明确并评估病情后,给予患者口服伊马替尼 400 mg/日治疗,治疗期间定期监测血常规,白细胞、血小板逐渐下降至正常,肝肾功、电解质基本正常,无恶心、呕吐等不适。 服药约 2 周后开始出现全身多发红色皮疹,伴有瘙痒、干裂、蜕皮,同时出现颈面部及双下肢水肿,予以口服西替利嗪抗过敏及擦拭乳酸铵角履修护乳效果不佳,且皮疹及双下肢水肿逐渐加重。2020 年 1 月 25 日-2 月 11 日停用伊马替尼 18 日,皮疹及水肿明显减轻。2 月 12 日开始口服伊马替尼 300 mg/日继续治疗,皮痒及双下肢水肿逐渐加重,3 月 6 日(服药 3 周)再次停药。 第二阶段:转换尼洛替尼治疗 2020 年 3 月进行了复查,血常规:白细胞 3.7×109/L,血红蛋白 121 g/L,血小板 104×109/L。融合基因:BCR/ABL1 (P210 阳性), BCR/ABL1/ABL1 2.62%,FISH: BCR/ABL 程合基因阳性(2%) ,ABL1 激酶区突变阴性。 3 月 20 日开始,给予口服尼洛替尼 300 mg/次,Q12 h 治疗。 治疗转归: 最近随访时间为 2020 年 7 月 23 日,患者服用 TKI 药物长达半年时间,其中转换服用尼洛替尼时间 4 个月,复查融合基因转为阴性。 那么,回顾病例,初诊慢性髓细胞白血病选用伊马替尼一线治疗不耐受下一步如何治疗?二代 TKI 药物尼洛替尼较一代 TKI 药物伊马替尼有何优势?听听专家们怎么说 专家介绍 韩晓蘋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血液病科 韩晓蘋说病例 一句话亮点:伊马替尼不耐受早期转换二代 TKI 药物尼洛替尼,能够提高患者耐受性,早期获得深度缓解,增加实现 TFR 可能。 郑媛君医生为我们分享一例慢粒患者诊疗病例,整体思路清晰,内容完整,值得学习。第一,该病例诊断明确,慢粒慢性期,使用 Sokal、ELTS 以及 EUTOS 评分系统评估患者病情分期,其中 Sokal 分期为高危,欧洲分期为低危。主要差异原因在于 Sokal 分期强调年龄, 60 岁以上全都是中高危,但是欧洲分期除年龄外,还要客观评价病情。第二,诊断依据充分。该病例回顾慢粒一线治疗常见 TKI 药物的种类、治疗剂量及毒副作用。该患者一线选择伊马替尼,但服药过程中出现皮疹、水肿等副作用,停药好转后再次应用伊马替尼,再次出现无法缓解的严重皮疹、水肿,早期及时转换为二代 TKI 药物尼洛替尼治疗。TKI 药物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皮疹或水肿等不良反应,少数患者无法耐受。无法耐受时,要及时转换药物治疗,避免副作用引起严重并发症从而影响患者生命。但是,我们需要注意规律随访。 总之,该病例转换为二代 TKI 药物尼洛替尼后,提高患者耐受性,患者能够早期获得深层缓解,增加后期停药可能,为最终实现 TFR 提供基础,给临床实践有一定参考价值。 专家介绍 石红霞 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 血液科 石红霞说病例 一句话亮点:伊马替尼不耐受早期转换为二代 TKI 药物尼洛替尼。 郑媛君医生为我们分享一例伊马替尼不耐受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患者诊疗的病例。患者男性,65 岁,体检发现白细胞和血小板增多,进行骨髓、基因筛查、染色体和 FISH 检测,明确诊断为慢粒慢性期。明确诊断后进行 Sokal、ELTS 以及 EUTOS 评分等评估患者病情,根据患者情况并协商选择了伊马替尼 400 mg qd 治疗。患者服药两周后出现皮疹,对症处理后皮疹仍然加重,根据说明书和指南要求给予停药。停药之后患者症状好转,再次尝试伊马替尼治疗,但是用药之后依然出现皮疹,并且呈现加重趋势,对症处理没有缓解。患者 BCR-ABL 基因突变为阴性,根据最新指南转换为二代 TKI 药物尼洛替尼 300 mg BID 治疗。患者耐受良好,未再出现皮疹。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按照规范仔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患者转换为尼洛替尼治疗后达到了较好的状态,BCR-ABL 基因转阴。最后通过文献复习给我们详细介绍指南的要求,包括用药监测、治疗目标和停药等内容。总之,整个病例病史、临床思路都非常好。 MCC号TAS20102220有效期2021-10-23,资料过期,视同作废。No.1 病例简介
No.3我的说说